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
  • IFRS S1/S2 永續報告書
    • 企業在永續議題下的核心課題
    • 範疇 V.S. 目標與指標 — 優化永續報告系列 I
    • 危害 V.S. 監測 — 優化永續報告系列 II
    • 風險處置 V.S. 韌性 — 優化永續報告系列 III
    • TCFD實體風險管理與品質管理架構—設施層級 IV
  • 設施安全防護 / 韌性量化
    • 正常運作與衝擊評估 Versus 設施與系統 — 設施安全防護觀念介紹 Part III
    • 安全程度 V.S. TCFD實體風險與設施安全防護
    • 系統與設施 Versus 衝擊與機率
    • 保安系統評估系列 I :具體要評估什麼?
    • 設施實體風險拆解示例
  • 課程一覽
    • IFRS S1/S2 贏在永續:報告書制勝指南
    • AI世代的企業風險治理與數位轉型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實務 / 實體風險數據分析及管理師認證班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體風險管理顧問基礎班
    • 影片課程: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務前導
  • 企業服務
  • 活動資料
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

TCFD實體風險 / 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 理論與實務

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
  • IFRS S1/S2 永續報告書
  • 設施安全防護 / 韌性量化
  • 課程一覽
    • IFRS S1/S2 贏在永續:報告書制勝指南
    • AI世代的企業風險治理與數位轉型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實務 / 實體風險數據分析及管理師認證班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體風險管理顧問基礎班
    • 影片課程: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務前導
  • 企業服務
  • 活動資料

IFRS 的修練之路

IFRS 規劃構面從企業治理至會計報表,反映在永續報告書中揭露的指標。

內容摘要
  1. 前言
  2. 從氣候風險開始
  3. 風險管理
  4. 管理重點
    1. 營運活動 / 核心功能業務
    2. 韌性
    3. 情境代表性 / 弱環
  5. 小結

前言

筆者有幸受邀至【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進行線上專題演講,基於 IFRS 與金管會的法規要求等,說明【ESG會計化】的現象,結合既有理論、方法、ISO 標準提出具體實作建議,以利【專業價值再進化】。

實際上,從企業治理的觀點亦是殊途同歸,也在本文中簡要紀錄。

落實 IFRS 關鍵議題一覽

從氣候風險開始

ESG 涵蓋議題雖然龐雜,然而核心發展脈絡是由氣候風險衍生至企業治理對內及對外的全方位檢視。

年份氣候科學 & 國際政策揭露框架演進重點意義
1972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全球環境治理起點
1979第 1 屆世界氣候會議 (WCC)氣候科學蓄勢
1988IPCC 成立氣候變遷科學制度化
1992里約地球高峰會 / UNFCCC溫室氣體國際法律架構誕生
1997京都議定書第一套具約束力減排制度
2005京都議定書生效氣候政策正式運作
2011SASB 成立ESG 進入財務專業框架
2014SASB 草擬產業標準產業別財務重大性固化
2015巴黎協定(COP21) 全球 1.5°C 目標
金融穩定委員會開始關注氣候金融
TCFD 成立氣候變遷 → 金融風險
2017氣候金融市場快速擴張TCFD 四大構面發布氣候揭露標準成形
2018IPCC 1.5°C 報告SASB 發布 77 產業指標ESG 財務化、可比化
2021 (COP26)宣布加速淨零、碳市場機制 全球監管聚焦永續資訊ISSB 成立
(併入 SASB/IIRC)
準備全球統一揭露準則
2022 (COP27)損失與損害基金SASB 正式併入 IFRS氣候正義與揭露收斂
2023 (COP28)加速能源轉型、全球盤點IFRS S1 / S2 發布; TCFD 任務完成併入永續資訊 = 財務報告一部分
2024IFRS S1/S2 上路全球進入永續會計時代
2025–2026UNFCCC 國家承諾更新(NDC 週期)
主要金融市場開始強制永續揭露
IFRS S1/S2 多國強制化 (含台灣大型企業)法遵化:永續=財務合規領域
  • TCFD 建議的管理架構全面應用於 IFRS 內容,並非僅侷限在 IFRS S2,同時反映於法規要求中。
  • SASB 所建議的指標則持續往量化的方式發展,終極目標係與會計三大報表完全對應或結合。
  • 其他 ESG 相關指標在符合相同精神下,發展符合產業/行業別的指標。
TCFD 架構引用至 IFRS S1/S2

風險管理

無論是 IFRS 和當前對於永續報告書的法規要求,執行的核心觀念在於風險管理及它的績效指標,包含風險與機會。結合永續與2050年淨零目標的概念,它不僅包含短、中、長期的時間考量,更包含風險管理的PDCA持續精進的紀錄。

IFRS 與 永續報告書的PDCA

管理重點

ESG 看似龐雜是基於GRI與涉及法規的基本需求,實際上的企業管理重點和永續報告書圍繞在【重大主題】的績效,而決定重大主題管理績效的則是企業核心營運活動與支持它運作的實體(人、機、料、水、電、財務等)。

營運活動 / 核心功能業務

企業的營運活動創造價值也隱含風險,價值面可參考AVM (Activity Value Management);風險面則可參考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CIP)。

由外部危害因素(包含氣候)可進一步影響重要的營運活動/核心功能業務的實體,則聚焦在必要資產與關鍵資源。

IFRS 實作的管理核心

韌性

風險管理的正面績效指標必然包含韌性,所謂韌性在筆者之前的文章與課程講義中已經有所定義:【對一個組織、企業或設施而言,韌性即不安全狀態下維持正常運作的持久力與恢復力。】其中,時間或時效的概念非常關鍵。

韌性基於情境分析5大指標的關聯圖

具體指標定義細節請參考:TCFD實體風險韌性量化指標—設施層級。

情境代表性 / 弱環

並非任意情境的分析都具有代表性,必須符合重大主題、找到管理重點的營運活動、造成重大影響的具體危害來源(弱環),才能是具備代表性的情境,由此說明有效的風險處置手段與對重大主題的影響。

針對弱環有效管理

小結

IFRS 持續發展,未來企業的永續績效指標將與會計報表結合,【量化】是必然不可缺少的概念,但是對企業更重要的觀念是【投資報酬率】,在合理、有效、必要的環節投資韌性。

企業的永續課題,無論是正面的機會和負面的風險,都有完整的國際標準、理論、方法、脈絡、甚至表格化的工具支持量化分析並產出指標,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對的方向上落地執行,避免在想像中徒勞。

若有疑問或需求可洽詢CIPService@nbhic.com。

文章內容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謝謝!!

Share
Share
施國銓 博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學博士 / 民邦資訊執行長,專長:風險管理、營建管理、設施安全防護、TCFD實體風險、人工智慧

文章類別
  • ESG/TCFD實體風險
  • IFRS S2
  • 規範標準
  • 關鍵基礎設施
  • 韌性
  • 風險管理
前一篇文章

風險處置 V.S. 韌性 — 優化永續報告系列 III

閱讀文章

本網站由【民邦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淨零永續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與維護,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1日更新系統及版面,更名為【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原有文章資訊均予保留,另提供最新課程資訊及外部報名連結(本網站無報名系統),本網站不會主動蒐集使用者資訊,請勿上傳或發布個人資訊。

–©民邦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淨零永續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均為發文者所有。未經本網站作者和圖片擁有者明確書面許可告知,嚴禁未經授權使用或複製。部份內容相關中華民國專利編號:M659422、M667274。

輸入您的關鍵字並按下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