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
  • IFRS S2 實體風險
    • 淺談風險與韌性之間的關係
    • 【使用情境分析評估面對氣候變遷風險之韌性,應說明所使用之情境、參數、假設、分析因子及主要財務影響】之執行方法
    • TCFD實體風險管理與品質管理架構—設施層級 IV
    • TCFD實體風險韌性量化指標—設施層級
    • 為什麼要評估實體風險? — 實體風險系列
  • 設施安全防護
    • 正常運作與衝擊評估 Versus 設施與系統 — 設施安全防護觀念介紹 Part III
    • 安全程度 V.S. TCFD實體風險與設施安全防護
    • 系統與設施 Versus 衝擊與機率
    • 保安系統評估系列 I :具體要評估什麼?
    • 設施實體風險拆解示例
  • 課程一覽
    • 贏在永續:報告書制勝指南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實務 / 實體風險數據分析及管理師認證班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體風險管理顧問基礎班
    • 影片課程: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務前導
    • 設施安全防護計畫及演習
  • 企業服務
  • 活動資料
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

TCFD實體風險 / 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 理論與實務

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
  • IFRS S2 實體風險
  • 設施安全防護
  • 課程一覽
    • 贏在永續:報告書制勝指南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實務 / 實體風險數據分析及管理師認證班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體風險管理顧問基礎班
    • 影片課程: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務前導
    • 設施安全防護計畫及演習
  • 企業服務
  • 活動資料

AI的道德規範-英國上議院報告

英國上議院(House of Lords)的一份報告:英國將協助制定人工智慧的國際規範。報告中提出為確保英國在推進人工智慧技術發揮作用所需的行動,同時確保對其發展受到管理的研究。

 

世界各國政府紛紛規劃 AI導向的未來策略,英國則以學術和道德上的責任為出發點。英國上議院 (House of Lords)於2018.4.16 發布一份報告《AI in the UK: ready, willing and able?》,係以英國自身優勢為AI領域的全球發展提出引導方針,建議英國以「人工智慧領域的道德先驅」扮演要角。

報告提出英國的優勢和資産包括:一流大學、蓬勃發展的法律行業,以及「世界級機構,如 BBC」。為了妥善發揮人工智慧的功用,建議英國政府贊助更多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於1029年號召在倫敦召開一次全球高峰會,以創建「人工智慧系統的發展倫理和規劃標準架構」,相關基本上是務實的,主因在於英國無法與大型國家競爭,尤其涉及資助研究和創設國際科技公司時,因此「鑒於所持有資源的差異,英國難以與美國和中國的投資規模匹敵」。

根據高盛公司發布的報告中的數據:從 2012 年到 2016 年,英國在人工智慧的投資約為 8.5 億美元,屬於世界上第三大投資者。但與中國在同一時期投資的 26 億美元以及美國投資的 182 億美元相比,這個數字相形見拙。反之,英國應該與德國和加拿大這樣的國家比較,而不是與這些超級大國相提並論。(法國近期也宣布到 2022 年,法國將對人工智慧進行近 15 億歐元 (18 億美元) 的投資)

報告內容也提及一些重要議題,對就業的威脅(以及為失去工作的成年人提供自動化培訓計畫)提供資金的必要性;數據應用新方法的必要性及方法給予個人更大的管控權; 存在偏見的演算法對社會帶來的挑戰。同時提出所謂「AI 守則」的草案,其中包括五項基本原則:

  1. 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應發展人工智慧
  2. 人工智慧應遵循可理解性和公平性的原則
  3. 人工智慧不應該被用來削弱個人、家庭或社區的資料權限或隱私
  4. 所有公民都有權接受教育,使他們能夠在精神、情感和經濟上與人工智慧並駕齊驅;
  5. 人工智慧不允許用於傷害、摧毀或欺騙人類的自主權力。

Lord Clement-Jones:

  • 「人工智慧並非沒有風險,該委員會提出的原則將有助於降低這些風險」
  • 「道德方法確保公眾信任這項技術,並看到使用人工智慧的益處,若遭濫用可以提出質詢,這將為未來人工智慧的應用做好準備」
Share
Share
雲那裡產業智能

文章類別
  • 人工智慧
  • 技術應用
  • 規範標準
下一篇文章

人工智慧學習路徑圖

閱讀文章

本網站由【民邦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淨零永續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與維護,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1日更新系統及版面,更名為【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原有文章資訊均予保留,另提供最新課程資訊及外部報名連結(本網站無報名系統),本網站不會主動蒐集使用者資訊,請勿上傳或發布個人資訊。

–©民邦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淨零永續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均為發文者所有。未經本網站作者和圖片擁有者明確書面許可(或E-mail:CIPService@nbhic.com)告知,嚴禁未經授權使用或複製。相關中華民國專利編號:M659422、M667274。

輸入您的關鍵字並按下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