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
  • IFRS S2 實體風險
    • 淺談風險與韌性之間的關係
    • 【使用情境分析評估面對氣候變遷風險之韌性,應說明所使用之情境、參數、假設、分析因子及主要財務影響】之執行方法
    • TCFD實體風險管理與品質管理架構—設施層級 IV
    • TCFD實體風險韌性量化指標—設施層級
    • 為什麼要評估實體風險? — 實體風險系列
  • 設施安全防護
    • 正常運作與衝擊評估 Versus 設施與系統 — 設施安全防護觀念介紹 Part III
    • 安全程度 V.S. TCFD實體風險與設施安全防護
    • 系統與設施 Versus 衝擊與機率
    • 保安系統評估系列 I :具體要評估什麼?
    • 設施實體風險拆解示例
  • 課程一覽
    • 贏在永續:報告書制勝指南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實務 / 實體風險數據分析及管理師認證班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體風險管理顧問基礎班
    • 影片課程: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務前導
    • 設施安全防護計畫及演習
  • 企業服務
  • 活動資料
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

TCFD實體風險 / 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 理論與實務

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
  • IFRS S2 實體風險
  • 設施安全防護
  • 課程一覽
    • 贏在永續:報告書制勝指南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實務 / 實體風險數據分析及管理師認證班
    • 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體風險管理顧問基礎班
    • 影片課程:IFRS S2 實體風險及企業韌性—入門 / 實務前導
    • 設施安全防護計畫及演習
  • 企業服務
  • 活動資料

保安系統評估系列II:保安防護與應變的時序與偵測的重要性

時間是評估保安系統的重要依據,時序則是用來理解保安系統效能的全貌。

這是保安系統系列文章的其中一篇,前一篇請參考具體要評估什麼,本篇主要介紹保安系統在偵測確認入侵事件後觸發的一系列系統運作過程。

實體設施因應威脅時間序

在保安設施與設備必須要檢視的基本功能2D1R中,偵測和應變是在時間上息息相關的二個元素(如上圖所示),延遲則是可以視為相對獨立存在的另一項元素。

保安系統評估中,最極端糟糕的情境不外乎沒有偵測系統或形同虛設完全不發揮作用,歹徒在毫不被察覺的情形下進入將所有財物洗劫一空而且順利逃離,被盜過程中不觸發其他保安流程的任何動作,包含應變措施(抵抗入侵),業主事後才發現遭逢偷盜只能報警進行事後處理。在這種情境下,整個保安系統只單單依靠基本的被動延遲功能(高級的門鎖、厚實的結構、精密的保險箱)進行防護,入侵的歹徒若有充份的時間與技術能力就仍然有可能突破重重障礙。即使依賴強大建築物與防護設施的延遲能力仍然有可能讓歹徒無法達成偷盜的目的,也僅僅是說明這個保安系統的延遲功能強大到足到弱化偵測和應變二個元素的重要性,在大部份的現實情境中鮮少存在,通常不被大量討論。

多數人應該熟悉車用的警報裝置,生活中不乏一些風吹草動就讓周圍多輛車偵測到異常而發出警報的情境,雖然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屬於誤報反而有些擾民,但是它達到一個最基本的效果:確認威脅存在(偵測)並予以嚇阻,周圍的行人與車子的主人就有可能進行阻止(應變)。但是當放羊的孩子喊了幾次狼來了之後,又有幾個村民會正視下一次狼來了的警告?

回到上圖一系列應變過程中一系列與時序相關的連續動作,在相對重要的大型關鍵基礎設施的保安系統中,偵測也不僅只是感知和示警二種功能,更必須肩負起確認目標的各項細節(位置、入侵人數、武裝程度等),也會涉及更多警衛實務(登記、攔檢、監控、訪客陪同等),確認了諸多訊息之後,從而透過事件應變中心(如果有的話)評估威脅並啟動應變機制,派遺保安或武裝人員弭平入侵者,直到所有入侵者喪失能力、被捕捉、被清除等。

保安系統的偵測與應變雖說可以區分得相當精準以進一步分析與討論,在一般生活情境中也不會特別深入討論各項圖中細節,往往有效且身兼偵測和應變的保安措施就是在設施入口或外圍設置的武裝人員或保全;反之如果有需要的話,也歡迎不吝聯繫,團隊中警察、保安、資安等背景的專家人力可以協助。

Share
Share
施國銓 博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學博士 / 民邦資訊執行長,專長:風險管理、營建管理、設施安全防護、TCFD實體風險、人工智慧

文章類別
  • 設施保安
  • 關鍵基礎設施
  • 風險管理
前一篇文章

保安系統評估系列 I :具體要評估什麼?

閱讀文章
下一篇文章

不安全與災害 Versus 成災要件 — 設施安全防護觀念介紹 Part I

閱讀文章

本網站由【民邦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淨零永續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與維護,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1日更新系統及版面,更名為【實體風險與設施防護】。原有文章資訊均予保留,另提供最新課程資訊及外部報名連結(本網站無報名系統),本網站不會主動蒐集使用者資訊,請勿上傳或發布個人資訊。

–©民邦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淨零永續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均為發文者所有。未經本網站作者和圖片擁有者明確書面許可(或E-mail:CIPService@nbhic.com)告知,嚴禁未經授權使用或複製。相關中華民國專利編號:M659422、M667274。

輸入您的關鍵字並按下Enter。